Scroll to top
en zh

實驗創作計畫-

Image+

展覽時間:2021/12/4-12/18
閉幕茶會:2021/12/18 Sat. 20:00-21:00
藝術家:丘智偉宋明珆林祖帆邱怜禎彭凡修曾綉珍黃于洋蕭雅萱

座談會:2021/12/18 Sat. 18:30-20:00
與談人:齊簡

藝術相談會:2021/12/17 Fri. 19:00-21:00
與談人:葉先傑

線上展廳 >>

Image+

本次的展覽參展藝術家皆曾參與過去兩年非常廟藝術空間(VT Artsalon)的「尋找藝術系列-藝術營隊」,⽽在這個疫情爆發的年度,藝術家們再度會合、相聚,並試圖在此次的展覽中找尋出⼀種新型態的⽣活樣貌,亦或可以說是疫情下⼈們於網路中、短暫限制的實體接觸裡的影像切片。

在展覽中的八位藝術家各設有⾃⼰⼀套作品計畫的規範與流程,⽽八位藝術家皆會依每個作品的規則下去做創作,因此,每件作品都可以說是⼀位規則設定者與其他創作者的合作創作。這些規則有的限制創作場域、有的僅能創作幾天、有的限制影像形式、有的則不限制媒材,藝術家們就如此的在彼此設下的規則網絡中交織,服從限制,甚⾄某種程度上更有趣的──去超越限制。

這⼀系列作品當中,有⼀些特點是可以被共同看⾒的,例如運⽤網路或是社交媒體平台、乃⾄第三⽅中介所協助⽽形成的「匿名」,作品在不知道對⽅的情況下所做的回應、接續創作因此影響、又或者說是不影響了最後呈現,在匿名的情況下產⽣了揣測、信任、好奇以及疑惑的⼼境也都如實反映在作品當中。另⼀點則是「⽇常/非⽇常」,藝術家的創作期間適逢疫情最嚴重的幾個⽉,因⽽討論、輪遞創作有很⼤⼀部份時間是待在⾃⾝居住的場域,在作品限制為「⽇常」的情境下,反⽽顯現出了⼀種「非⽇常」,不僅僅是因為疫病的偶發將成為常態,藝術家們交替製作作品時,所窺⾒的公領域及私領域之轉換也互相讓彼此習以為常的環境展露出許多異域、彼⽅的細節。另外,「碎片/實驗性」的特點也展現許多作品中,在短⾄幾天,長⾄幾個⽉的創作時段裡,藝術家們依循指⽰輪番進⾏創作,在這之中不斷嘗試⾃⼰不熟悉的媒材、影像的疊加、聲響的收取、⽂字的拼接,最後集結⾄原藝術家⼿裡的作品看起來就如同拼圖、碎形的圖樣、甚⾄就如同⼿機中隨⼼所欲的影像截圖⼀般。在這個過程中,不只是依循規則的藝術家進⾏了實驗,訂定規則的原藝術家也在探索、嘗試如何彙整、收納、甚⾄回到最原初的:如何去閱讀及聆聽這些素材。

過去幾個⽉藝術家們的互相創作及討論雖不像過去「尋找藝術系列-藝術營隊」⼀般有共同的海洋或是⼭林旅⾏經驗,卻藉由彼此的創作交織產⽣了另⼀層不同於實景遊歷的關係。藝術家在居家場域、甚⾄虛擬的網路之景中遊歷,於作品與作品間的⼭徑遊走,在⼀藝術家與另⼀位之間的流域迴流,並且藉由影像由此地穿透⾄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