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VT

約在二十年前的臺灣,台北誕生了一個由青年藝術家組成的團體:「非常廟」。這個團體在草創時以不定期、不定點舉行展覽的方式多方結盟,以打游擊的戰術實踐他們藝術的理想。當年的成員可能也沒想到,「非常廟」一走會走過二十年。藝術的路不只走遠、還走得深:2006年,這股結盟、游擊的能量促成了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簡稱VT)的創立:一個由策展人和藝術家組成的團隊:姚瑞中、陳文祺、涂維政、陳浚豪、胡朝聖、吳達坤、蘇匯宇、何孟娟八個人創立了台灣第一個複合式經營型態的藝術空間,為空間訂定了跨界表演、展覽和交流的方向,致力推廣不同於主流市場的藝術實踐。爾後,VT本著深耕和創新的精神,對空間進行多次的調整。2012年開始,VT在新生北路上找到自己的家,重新訂定了專業展演空間的方向,並且發展各項具有連結性的藝術計畫。
除了常態展演外,VT也同時專注於多觸角的延展。自2014年起開啟國際性的展演交流,如與慕尼黑藝術公寓(Apartment der Kunst)的三年展覽及駐村交流計畫,以及香港am art space、馬來西亞SGFA、墨西哥Marso、荷蘭GUP、盧森堡Casino等……展覽交換,多次受邀參加法國巴黎、德國、韓國釜山、首爾、光州以及中國北京等地博覽會。更於2017年正式發表兩大國際交流計畫:「跳島計畫—帝國逆行」及「Younited States」來探索臺灣與他國、臺灣與其他體系的種種創造性思想。國際交流計畫除了向國際推廣台灣藝術與文化外,VT也同時帶著青年的策展人與藝術行政一同走向國際,培養其國際視野以及與不同國家藝術工作者的相處之道,使其更具備藝術的國際素養。期許培養更多國際人才,讓台灣的藝文工作者們一同在國際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其次針對臺灣青年藝文工作者的培養,更是不遺餘力的舉辦各式徵件與計畫,如針對藝術行政及研究員的"非常時期研究案"、針對策展人的"非常徵件"、針對初出茅廬的青年藝術家的"VT秀秀"以及針對年輕藝評家的”非常評論”。並於2019年開展VT青年藝文工作者培育計畫,逐一的整合相關的計劃與培育動能。VT深信以長期、穩定培育為基調,創新為輔佐,能夠極其踏實的逐步為藝文產業培育出支撐起下一個世代的藝文人才們。
在空間營運歷程中,非常廟藝文空間始終思索台灣作為「世界」之一員的角色與意義為何,以及以藝術作為方法的前提下,如何得以重建新的文化與政治脈絡,讓臺灣得以嘉惠與受惠於國際社群,同時令台灣與其遠親近鄰的關聯能夠產生積極意義。自2008年起,VT持續以聯展、駐村、論壇與出版品的形式進行各式國際交流;並於2018年,鄭重地開啟新的一章,將自身從一個藝術家空間轉化為一個集體創作的/策劃的單位(artist-run-space as collective art/project art),並以此為契機創造新的平台來凝聚一股屬於台灣的藝術力量並以此為基底將台灣的藝術、藝術家、策展人、藝評、藝術行政一同推上國際的舞臺。
M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