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大師計畫
喬治亞交流計畫
策展人:Wato Tsereteli
藝術家:Aleksi Sosselia、Galaqtion Eristavi、Zura Tsophurashvili
藝術工作者:王怡方、王景平、江芷均、江浩瑄、李 律、林靖格、邱語樺、周寬柔、吳哲瑋、徐 佳、洪啟翔、莊奕凡、許家峰、黃宣庭、黃于洋、張博洋、曾知盈、曾知虹、楊文穎、鄭琬蒨、劉俊德、蘇長慶
「非大師計畫」是由喬治亞藝術家Wato Tsereteli提出,為期一個月的非正式藝術實踐課程,Wato Tsereteli認為藝術家不只是創造作品的工作者,同時也是幫助社會打開全新連結與狀態的策展人、製造者與激勵者。因此,「非大師計畫」預計招募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和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的作品理念或創作本身,分享內容不限,從工藝製作、肢體展演至視覺藝術皆可,希望透過與藝術工作者近距離的交流,能讓觀眾從短暫的藝術世界中獲得感官共鳴,或成為引發其產生好奇、進而探索更多知識的創意開關。
▋課程一:何謂創作思辨/策展人&藝術家Wato Tsereteli
時間:2018/03/24/14:00~14:30
課程簡介: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以全球技術、科技著名的體系,然而也因進步的速度,我們得一直面對長期、快速且劇烈的轉變。因此新生代的群體更需要自我更新與相關技能及專業。從2010年開始,CCA提比里斯當代藝術中心以新的概念,「創作思辨」或我們也稱之為情境生成,去呈現非大師計畫。從藝術角度來解釋「思辨」,它不應該只是藝術工作室中生成的作品,而是透過同等密集的實踐去創造和產出新的社會情境、社會計畫和分享知識的平台,不僅活躍在國內,也活躍於國際的藝術場域。
▋課程二:田野學院與藝術實踐/Galaqtion Eristavi
時間:2018/03/24 /14:40~15:10
課程介紹:藝術實驗教育不侷限於室內的進行,它同時也可以和生物動力農業產生連結。
“田野學院“是CCA的其中一項課程,它的實踐場域在一塊分配給CCA、大小約1200平方英尺的土地上產生。在課程中,學生會被帶領到一個全新的空間,透過和有機農業結合的藝術活動,除了能夠探討環保和環境議題,也希望學生可以和土地或農作培養出不一樣的情感與交流。
此次來自喬治亞的藝術家Aleksi Sosselia藉每次遠離城市、前往郊區以親近大自然過程,讓農業成為他創作靈感的一部份,並且將這些經驗分享於課程中。
▋課程三:錄像敘事及理論/Aleksi Sosselia
時間:2018/03/24/15:20~15:50
課程介紹:與科技結合後的動態影像是現在最紅的技術之一,無論是廣告製作還是遊戲畫面都是由動態影像所組成,除了平面設計中的排版、顏色,在動態設計中,音樂和時間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但最關鍵的,還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故事。來自喬治亞的藝術家Galaqtion Eristavi將會在課程中和學生分享動態影像的秘密,並和當代藝術結合,一同完成兼具實驗性與故事性的作品。
<3/31 非大師計畫(一)>
楊文穎、王景平、林靖格、曾知盈、王怡方、江芷均
<4/07 非大師計畫(二)>
黃宣庭、莊奕凡、黃于洋、蘇品文
<4/14 非大師計畫(三)>
徐佳、洪啟翔、曾知虹、周寬柔、鄭琬蒨、劉俊德、江浩瑄
<4/21 非大師計畫(四)>
吳哲瑋、李律、邱語樺、張博洋、許家峰
非大師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