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一種自我摹寫的狀態
林建榮個展

此次於VT非常廟藝文空間所展出的個展「孤島,一種自我摹寫的狀態。」,藝術家運用燈光與雕塑體結合,融合新媒體藝術與科技裝置,此次作品有別於之前廣為人知的-「燈泡人」系列,展覽作品運用循環明滅的光、重複不斷的動作,投射成自我生活的反影,運用島嶼、岩石與光影及藝術家回顧自我觀照的摹寫與情狀的自身狀態,重新用作品建構出內在狀態雛形,在移動的島嶼與忽明忽滅的光線如同藝術家不斷喃喃與混沌的過程中,尋找一種精神狀態的具體呈現。
藝術家運用發光的雕塑作品,將生活中無法言喻之處具體化,透過物件的擬態與環境的裝置,重新建構自我投影的雛形。本次新作削弱了前系列作品-燈泡人本身的主題與結構性,保留燈泡人系列的童趣及懷舊的氛圍,更添加了一種古怪、詼諧的荒誕虛無。探討人類面對自己及他者,亦或是周遭環境的疏離感,藉此更加深刻地認識、剖析自我。在外在的紛擾中,傾聽靜下聆聽內心深處的呢喃,體會自我內心的摹寫的奇幻時刻。
孤島,一種自我摹寫的狀態 Lonely island, A self-portrait
在「自我」的宇宙當中,「意識」試圖在無垠的銀河裡,尋求一個真正的「自覺」…
創作的過程中,我總在挑戰與享受一些不明確、隱晦模糊的混沌意識與生活記憶。它們,或許在思緒釐清的過程裡,會慢慢地發酵與膨脹變形;但我還是喜歡它們剛閃過腦杓時,剎那間的灰暗與不明。
透過創作,賦予了生活中一些無法言說的部分具體化。在思緒不斷地累積與反芻過程中,逐漸儲化成一種現身的能量。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一種心靈底層的顯影。
創作如果抓住了生活中最明顯的特徵時,它就可以生動且深刻地反映到真實的現象;否則它就會失去〝召喚〞的力量。藝術就是通過集中反映生活整體性之方式,來陳述與探究對象物的內層結構及外在表徵。
自我狀態的陳述是主觀、困難、有盲點的,因此將生活所感透過物件的擬態與環境的裝置,重新建構了自我投影的雛形。
盤旋在有意識、無意識的上空,創作者或許就在不斷喃喃、混沌與掙扎的過程中,尋找一種精神狀態的具體呈現。
孤島,一種自我摹寫的狀態。
循環明滅的光、重複不斷的動作,投射成自我生活的反影。
島嶼、岩石與光影,是這次展覽的主體。
沒有太多預設的想法與論述的主軸,全然是這段時間自我觀照的摹寫與情狀的顯影。
詮釋的言語與文字,並不在創作的過程中涉及與多作陳述。
自我狀態的陳述是主觀、困難、有盲點的,因此將生活所感透過物件的擬態與環境的裝置,重新建構了自我投影的雛形。
創作者或許就在不斷喃喃與混沌的過程中,尋找一種精神狀態的具體呈現。
我,是一座島嶼。
白天,海鷗盤旋、棲息在我的背脊。
夜晚,海風輕拂著我的面頰。
潮汐,沖刷我軀體上的塵土。
仰望著滿天的星空,
幻想曾經是隻鯨魚,
一個愛好自由、不受束縛的靈魂,
在無盡的洄游中,
漸漸放慢了速度,
以最舒服的姿態,
閉上了雙眼,
靜靜聆聽著海貝的低鳴…
我,是一隻鯨魚。



